115 先知彼(上)
推荐阅读:大魏读书人、我的帝国无双、明天下、唐枭、乘龙佳婿、长宁帝军、盛唐风华、银狐、逆鳞、续南明
八一中文网 www.byzw.cc,最快更新大宋有毒最新章节!
“为何?”洪涛自然也认为神宗皇帝此次的算盘打错了,别问为什么,只因为历史上西夏是被蒙古人灭掉的。也就是说它这次不仅不会输,还能欢蹦乱跳的活好久呢。
“夏国军力不弱,且战法相克……”沈括长叹了一口气,继续给洪涛解释详情。
西夏全国有300万人左右,但它的军队数量高达50多万,而且是常备正规军,临时征召的还不算。
而宋国有1600万户,壮年男性人口2000多万,真正的作战部队也就60多万,所以说两国在单一兵力对比上并没太大差距。
至于说厢兵,那玩意不算兵,甚至连民兵都算不上,当做农垦兵团或者建设兵团更合适,只是一群军事化管理的民夫。
平均5个人养一个兵,是不是太穷兵黩武了?必须算啊,在此时的生产力条件下,就算10个人养一个兵也是非常困难的,西夏人是怎么做到的呢?
很简单,西夏的兵不用养,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当兵打仗区别不大。拿上武器就是士兵,放下武器拿起鞭子就是牧民,连适应期都省了。
而且西夏的士兵才真叫义务兵呢,他们去打仗的时候从马匹到装备都是自己准备,国家不管。死了活该也没有抚恤金,仗打输了各回各家也没工资,赢了就把战利品分分。抢的多就赚得多、抢的少就赚的少。
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,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,和天灾斗、和瘟疫斗、和病虫害斗,活下去着实不易。
相对于中原的农耕民族而言,他们每天都等于在打仗,对生死看的比较淡,狼性更浓郁,不抢不杀他们自己就活不下去。打仗不用动员,也不用讲大道理,只要许诺随便抢,抢的越多越光荣、杀的越狠越英雄就足够了。
所以不管在亚洲还是欧洲,北方游牧民族打起仗来总是占优的。南方的农耕民族只能在武器装备上玩命琢磨,以期能抵消掉对方的优势。但大部分时间也只能被动挨打,稍不留意就得大败。
西夏以族帐为最小单位,凡15岁到60岁的男丁都是征兵对象。每帐如有两丁就抽一正兵、一辅兵组成一抄,每帐有4丁就抽两抄。你家要有5个男丁,那恭喜你,剩下的1个可以不用去参军打仗了。
兵有了,装备呢?也不是一点不给,但和不给也差不多。遇到打仗的时候,每个正兵发给一匹马、一匹骆驼,但死伤了要赔偿,故被称作长生马、长生驼。
另外按照官职大小还会发给中高级军官一些旗、鼓、枪、剑、棍、棓、粆袋、披毡、浑脱、背索、鍬、钁、斧、箭牌,铁爪篱等,普通士兵屁也没有。
粮饷就别想了,打赢了随便抢,抢回来上交一部分剩下的自己分。打输了……都尼玛输了还有脸要钱,赶紧滚回去养马养羊,准备下一次打赢了再抢回来吧!
他们把打仗做为一种投资,既然是投资那肯定是有赔有赚的,谁也不会因为没拿到粮饷不满。
现在有些年轻人张嘴闭嘴就谈武力值,这种武力值谁乐意要?谁想整天拿命去赌博。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给大家的印象是好战、善战,可谁又仔细琢磨过他们为什么好战善战呢?
如果和宋人一般吃的饱、穿的暖,兜里有几个闲钱了还可以去瓦子里看看杂耍,或者带着一家老小去夜市尝尝小吃,谁乐意风餐露宿行军、顶着箭雨冲锋?
这种勇敢是假的,那不叫勇敢叫生存,不打仗就会被饿死,不勇敢成吗?
在军制上西夏模仿的还是宋朝那一套,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统帅部,军队分为左右两厢,下设12监军司。
黄河以东为左厢,下辖神猛、绥州、宥州嘉宁、威州、西寿保泰、卓罗和南6监军司。黄河以西为右厢,下辖朝顺、甘州甘肃、瓜州西平、黑水镇燕、白马强镇、黑山威福6监军司。
后来又增设翔庆、中寨、天都、沙州、你合饿州、嘉宁6个监军司,合计18监军司。
每个监军司设都统军、副统军、监军使各一员,以贵戚领其职。余指挥使、教练使,左右侍禁官数十,不分蕃汉悉任之。
在兵种上西夏军队和宋朝军队区别很大,主要以骑兵为主、步兵为辅,其中几个军种比较有特色。
铁鹞子,西夏军队中的主要攻坚力量,人数3000左右,全部是重骑兵,分成10队,队长都是善战将领。这些骑兵和马匹都穿戴重甲,冲锋时骑手和马鞍绑在一起,死了不坠马,也就不会影响冲锋速度和阵型。
卫戍军,有点像宋朝的上四军,人数在3万人左右,但却配备了7万辅兵,可见其精锐程度。这支军队也是专门守卫皇城的,一般不离开兴庆府。
质子军,是从西夏贵族中选拔的子弟兵,人数5000左右,由皇帝亲自指挥。平时负责守卫皇城,或者陪着皇帝外出,基本就是中央警卫部队。
擒生军,正军3万、辅兵7万,他们的主要工作除了打仗之外就是抓奴隶和抢东西。
泼喜军,这是西夏的炮兵部队,会用骆驼携带一种叫旋风炮的装备,可以把拳头大小的石头远远扔出去攻击敌人。至于旋风炮是什么模样沈括也不知道,但从它的人数上来估算,这种装备应该用处不大,才200人左右。
山讹,也叫步跋子,是西夏步兵里的精锐部队。全部兵源来自山民,据说在山间行走如履平地,远途奔袭能力非常强,有点像后世的山地部队。
撞令郎,在俘虏中选拔兵源,战时由这支部队先冲锋,减少西夏部队的伤亡,说白了就是用外族当炮灰。
另外西夏还有很少量的水军,主要布置在境内大河附近,估计是防止宋朝水军突袭。其实这个军种完全多余,逆流而上对于宋朝水军来讲也是难题。
除了军队比较强悍之外,西夏人的炼铁和锻造技术也有独到之处,规模不大小而精。最有名的就是西夏剑、神臂弩和瘊子甲。这三样装备沈括都亲眼见过,连他也啧啧称赞。
“为何?”洪涛自然也认为神宗皇帝此次的算盘打错了,别问为什么,只因为历史上西夏是被蒙古人灭掉的。也就是说它这次不仅不会输,还能欢蹦乱跳的活好久呢。
“夏国军力不弱,且战法相克……”沈括长叹了一口气,继续给洪涛解释详情。
西夏全国有300万人左右,但它的军队数量高达50多万,而且是常备正规军,临时征召的还不算。
而宋国有1600万户,壮年男性人口2000多万,真正的作战部队也就60多万,所以说两国在单一兵力对比上并没太大差距。
至于说厢兵,那玩意不算兵,甚至连民兵都算不上,当做农垦兵团或者建设兵团更合适,只是一群军事化管理的民夫。
平均5个人养一个兵,是不是太穷兵黩武了?必须算啊,在此时的生产力条件下,就算10个人养一个兵也是非常困难的,西夏人是怎么做到的呢?
很简单,西夏的兵不用养,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当兵打仗区别不大。拿上武器就是士兵,放下武器拿起鞭子就是牧民,连适应期都省了。
而且西夏的士兵才真叫义务兵呢,他们去打仗的时候从马匹到装备都是自己准备,国家不管。死了活该也没有抚恤金,仗打输了各回各家也没工资,赢了就把战利品分分。抢的多就赚得多、抢的少就赚的少。
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,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时代,和天灾斗、和瘟疫斗、和病虫害斗,活下去着实不易。
相对于中原的农耕民族而言,他们每天都等于在打仗,对生死看的比较淡,狼性更浓郁,不抢不杀他们自己就活不下去。打仗不用动员,也不用讲大道理,只要许诺随便抢,抢的越多越光荣、杀的越狠越英雄就足够了。
所以不管在亚洲还是欧洲,北方游牧民族打起仗来总是占优的。南方的农耕民族只能在武器装备上玩命琢磨,以期能抵消掉对方的优势。但大部分时间也只能被动挨打,稍不留意就得大败。
西夏以族帐为最小单位,凡15岁到60岁的男丁都是征兵对象。每帐如有两丁就抽一正兵、一辅兵组成一抄,每帐有4丁就抽两抄。你家要有5个男丁,那恭喜你,剩下的1个可以不用去参军打仗了。
兵有了,装备呢?也不是一点不给,但和不给也差不多。遇到打仗的时候,每个正兵发给一匹马、一匹骆驼,但死伤了要赔偿,故被称作长生马、长生驼。
另外按照官职大小还会发给中高级军官一些旗、鼓、枪、剑、棍、棓、粆袋、披毡、浑脱、背索、鍬、钁、斧、箭牌,铁爪篱等,普通士兵屁也没有。
粮饷就别想了,打赢了随便抢,抢回来上交一部分剩下的自己分。打输了……都尼玛输了还有脸要钱,赶紧滚回去养马养羊,准备下一次打赢了再抢回来吧!
他们把打仗做为一种投资,既然是投资那肯定是有赔有赚的,谁也不会因为没拿到粮饷不满。
现在有些年轻人张嘴闭嘴就谈武力值,这种武力值谁乐意要?谁想整天拿命去赌博。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给大家的印象是好战、善战,可谁又仔细琢磨过他们为什么好战善战呢?
如果和宋人一般吃的饱、穿的暖,兜里有几个闲钱了还可以去瓦子里看看杂耍,或者带着一家老小去夜市尝尝小吃,谁乐意风餐露宿行军、顶着箭雨冲锋?
这种勇敢是假的,那不叫勇敢叫生存,不打仗就会被饿死,不勇敢成吗?
在军制上西夏模仿的还是宋朝那一套,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统帅部,军队分为左右两厢,下设12监军司。
黄河以东为左厢,下辖神猛、绥州、宥州嘉宁、威州、西寿保泰、卓罗和南6监军司。黄河以西为右厢,下辖朝顺、甘州甘肃、瓜州西平、黑水镇燕、白马强镇、黑山威福6监军司。
后来又增设翔庆、中寨、天都、沙州、你合饿州、嘉宁6个监军司,合计18监军司。
每个监军司设都统军、副统军、监军使各一员,以贵戚领其职。余指挥使、教练使,左右侍禁官数十,不分蕃汉悉任之。
在兵种上西夏军队和宋朝军队区别很大,主要以骑兵为主、步兵为辅,其中几个军种比较有特色。
铁鹞子,西夏军队中的主要攻坚力量,人数3000左右,全部是重骑兵,分成10队,队长都是善战将领。这些骑兵和马匹都穿戴重甲,冲锋时骑手和马鞍绑在一起,死了不坠马,也就不会影响冲锋速度和阵型。
卫戍军,有点像宋朝的上四军,人数在3万人左右,但却配备了7万辅兵,可见其精锐程度。这支军队也是专门守卫皇城的,一般不离开兴庆府。
质子军,是从西夏贵族中选拔的子弟兵,人数5000左右,由皇帝亲自指挥。平时负责守卫皇城,或者陪着皇帝外出,基本就是中央警卫部队。
擒生军,正军3万、辅兵7万,他们的主要工作除了打仗之外就是抓奴隶和抢东西。
泼喜军,这是西夏的炮兵部队,会用骆驼携带一种叫旋风炮的装备,可以把拳头大小的石头远远扔出去攻击敌人。至于旋风炮是什么模样沈括也不知道,但从它的人数上来估算,这种装备应该用处不大,才200人左右。
山讹,也叫步跋子,是西夏步兵里的精锐部队。全部兵源来自山民,据说在山间行走如履平地,远途奔袭能力非常强,有点像后世的山地部队。
撞令郎,在俘虏中选拔兵源,战时由这支部队先冲锋,减少西夏部队的伤亡,说白了就是用外族当炮灰。
另外西夏还有很少量的水军,主要布置在境内大河附近,估计是防止宋朝水军突袭。其实这个军种完全多余,逆流而上对于宋朝水军来讲也是难题。
除了军队比较强悍之外,西夏人的炼铁和锻造技术也有独到之处,规模不大小而精。最有名的就是西夏剑、神臂弩和瘊子甲。这三样装备沈括都亲眼见过,连他也啧啧称赞。